关于以合作社促进片区化经济发展的思考

2013年8月26日 1021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作为边远贫困的青河县基层干部,依托自然环境和现状如何发展、提升、改造目前的困境使我们基层干部值得研究的共同话题,也是关乎基层经济发展决定因素。下面我浅谈村镇发展片区化经济,提高农牧民收入阐述自己的一些观点:

青河县各乡(镇)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不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农区发展后劲潜力巨大,牧区由于环境和生产资料的匮乏发展缓慢,2012年国家提出在农牧区发展合作社这个新兴的社会发展经济模式,让农牧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片区化经济的发展,这是一大惠民的举措,各村先后组织成立的各类合作社像雨后春笋,争先注册,按照国家提倡的建立农牧民合作社,自主经营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普遍存在盲目性:据调查,全县56个行政村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近20个,主要都是围绕畜牧养殖业,小麦,沙棘、马铃薯等等做片区经济发展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而且都是新型合作组织,青河虽然是牧区,但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边境县的制约,交通运输以及饲草料成本,沙棘、马铃薯等产业深加产业链不规范等因素存在,各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仔细研究这些合作社的发展前景令人担忧,其实农牧民发展经济的愿望是好的,但对于政策和今后发展起来的专业合作社产业链以及深加工都考虑较少,甚至一些合作社是在跟风,不外乎也有成立合作社后套取政策拿补贴的苗头。

二是专业经营理念不够,缺乏系统的管理人才。从目前合作社的注册与运作来看,合作社社员都是地地道道的农牧民,没有受过专业的经营培训,挑头人只是粗略了解一些相关知识,对于长期发展合作社,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还是有一定局限性。 三是了解政策不全面,后续发展思路不清晰,和市场怎么接轨,生产资料的来源,成本概算,产出效益分析以及除政策扶持外和政策补贴转移后的发展等等细节考虑不周。四是大部分合作社的计划和目标有缺陷,主要表现在资源配置上,社员自身素质和资金上,仅仅依靠贷款和融资是有局限性的,合作社成立后的资产管理和产出需要专业的会计和技术支撑,这个环节必须要有,否则在后续发展过程中紧靠合作社的章程规范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

针对以上方面可能出现和制约的问题,提出建议:

一、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着力打造新“亮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农区发展畜牧业,以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做饲料反哺牧业发展切实可行,但要选好社长和有经验的养殖户,技术员加入其中,不能使单纯的以部落,亲戚组成的合作社,回到大锅饭的年代,这点要禁忌。各乡镇都应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合作社,以集中的“亮点”带动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之路,确保片区化经济协调发展。

二、加快沟通与协调,保证政策以及合作社相关引导与服务。各相关部门不能纸上谈兵,政策要解释,做好引导与新项目的争取扶持、服务于合作社。同时严把“入口”关,相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调研验收各合作社是否具备成立合作社的条件,不能上报就批,要着重打造一批有实力,颇具影响力,发展前景好的合作社运作,以免造成农牧民各类合作社成立泛滥,造成新的矛盾产生影响社会安定团结。

三、培育一批合作社带头人,用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生产经营理念服务与各合作社,确保已注册的合作社发挥效益,提高经济发展指数。全县相关部门可根据不同类型的合作社,采取送出去和依托县党校开设专门针对合作社的发展项目开展科目对合作社社员进行分批次的轮训或集训,让全县各社团的社员进行交流,相互学习,优势互补。着力打造一批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社员,同时把相关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贯穿始终,各涉农部门要加大对合作社的跟踪扶持,以保证技术和科技含量的应有尽有,保证全县各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

四、做好信息的沟通,不搞恶意竞争。当前全县农牧民各类合作社已逐步建立和起步,信息沟通协调是关键,各乡镇要做好调节与管理,信息互通,一些盲目上报的合作社,该制止的一定要取消,防止套取补贴,钻政策的空子,经营不当形成包袱,影响有实力的合作社发展,有些不排除相互恶意竞争的现象。全县农牧民贷款的人数和贷款额度逐年增加,合作社经营资金链会支撑多久这也是制约各合作社发展主要因素。因此,选拔一批有实力的合作社发展,促进片区化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地址:青河县查干郭勒乡 通讯员:查干郭勒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李彦文)

叶子

喵咪的样子,小白兔的心……

文章评论